回想過去李登輝時代,民國78年末台股剛上萬點,上市公司只有百餘家,資本市場瘋狂,幾乎是全民運動,當時傳產資產當道,股市四大天王叱吒風雲,喊水會結凍,中小主力也隨之興起,喊的出名號的就超過20人,但還是不及鴻源集團與黨資的泰公。當時社會可說是民生富裕,百業興旺,各行各業也拜股市大漲之賜而雨露均霑;台北的晚上是燈紅酒綠、夜夜笙歌,路上更是進口車滿街跑,當時仿間就有一句話:台灣錢淹腳目。
▲曾經鈔票淹腳 如今變低薪
可惜好景不常,到民國79年台股出現第一次的大崩盤,指數12682跌至2485點,在短短一年之內,指數也跌掉了一萬點,當時的主管機關財政部長王建瑄,只要到立院報告時就不斷拜託立委買股票,可是大家都不買帳。
當時兩岸並未完全開放,僅只於三通時代,後來才開放探親,每人還有三大件、五小件的優惠,國內有些商人已提前嗅出商機,資金也靠地下金融管道悄悄西進。
▲戒急用忍 台股又上萬點
李登輝時代也被迫逐漸鬆綁法令,但還是打著「戒急用忍」的口號,希望能夠根留台灣阻止資金快速留出;到扁政府時代,剛勝選還未上任,台股又再度站上萬點,沒想到這次的萬點是最後逃命波,從此跌跌不休、慘不忍睹,這是台股第二次的大崩盤;盤面上雞蛋水餃股一堆(低於5元),後來民進黨政府總算理出頭緒,明白金融市場不是用錢就可以硬幹的道理,股市才慢慢拉升回溫,穩定下來。
▲台灣人打造中國的繁榮
當時扁政府也看到台灣資金流出的問題,就用「用忍戒急』來治國。到馬政府時代,乾脆來個門戶大開,鼓勵西進大陸投資,並簽定MOU與EFCA,不只台商數量爆增,連國家銀行都可直接放款給陸企(目前是呆帳一堆,國銀對中國曝險金額是1兆5360億台幣),台灣資金更是快速失血,不僅是錢進中國,人才也去大陸,這也直接幫助中國繁榮與壯大,現在中國反而是想回頭吞噬台灣,真是養虎為患。
以上資料由 王曈 分析師整理提供
關鍵字:
投資一定有風險,投資人於交易前請審慎評估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
華冠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(111) 金管投顧新字第015號
100台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二段100號6樓之2